琺瑯工藝|用色彩玩出新花樣
琺瑯工藝|用色彩玩出新花樣
琺瑯工藝是一種在金屬胎體表面施以各色釉料的金屬裝飾工藝,當不同色彩的釉料燒結后表面形成一種富有光澤、色彩艷麗的玻璃質,裝飾效果極強。
根據胎體制作工藝和施釉方法的不同,可將琺瑯工藝分為很多種,如掐絲琺瑯、內填琺瑯、畫琺瑯、透光琺瑯等。也是最常運用到珠寶制作中的幾種琺瑯工藝。
Otto Jakob Tettix 「蚱蜢」金質耳墜,
鑲嵌沙弗萊石、黃鉆和棕色鉆石,搭配琺瑯(Vitreous enamel)、空窗琺瑯(Plique-à-jour enamel)和漆繪工藝,底座由黃金制作。
Tiffany & Co. 蒂芙尼 Orchid 胸針,
采用黃金材質,鑲嵌鉆石和紅寶石,繪有淡紫色、紅色和白色琺瑯。
琺瑯作為一種源遠流長的精致工藝,將它與首飾制作相結合,其裝飾效果完全不亞于寶石首飾。
琺瑯工藝就像是一場趣味的填色游戲,同時也是一場與色彩的精彩博弈。因為不同的釉料,不同的材質,不同的溫度,不同的燒制時間等都對琺瑯的燒制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因琺瑯工藝的趣味性和不確定性,琺瑯工藝課程從開班以來就受到各位同學的熱烈歡迎。
琺瑯工藝課
開始在首飾上描繪釉料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是釉料的淘洗。
琺瑯釉料其實是多種礦物質的混合經焙燒研磨制成的粉末狀彩料,在使用釉料之前,必須要對釉料進行研磨淘洗以清除釉料中的雜質,讓釉料的純度達到可用到首飾上的純度要求。
釉料要先在瑪瑙杵臼中加入蒸餾水研磨,用瑪瑙做的杵舀研磨是因為瑪瑙的硬度比琺瑯高,還有瑪瑙是極少見的不會將自身微;烊氍m瑯的材料。
因釉料未燒制前和燒制后的的顏色都會大相徑庭,在不同材質的胎體上燒制也會有不同的顏色表現,所以燒制琺瑯前必須要將不同顏色的琺瑯釉料在不同的材質胎體上燒制出來做一個色板,為以后的琺瑯燒制做參考。
琺瑯工藝課從學習內填琺瑯開始,內填琺瑯的制作工藝其實和掐絲琺瑯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內填琺瑯沒有了掐絲這道工序,可以將琺瑯釉料直接填入圖案中進行燒制。
▲填色
釉料填好后,就要放進已預熱至700攝氏度以上的爐中燒制,要精準掌握燒制時間,時間太短或太長都直接影響琺瑯燒制成敗
▲進爐燒制
燒制完成后,隨著自然冷卻,琺瑯的明亮顏色逐漸顯現
接下來就是學員發揮創意的獨立操作時間,每一次燒制的成功或失敗都是珍貴的收獲。
▲學員作品
制作掐絲琺瑯要以金屬絲掐出想要的花紋圖案的輪廓,黏固在底座上,再用琺瑯釉料填施于框內,然后入爐燒制。
掐絲琺瑯需學員提前設計花紋圖案,開始掐絲
▲學員作品
琺瑯工藝運用于珠寶制作時,以掐絲琺瑯(Cloisonné)、內填琺瑯(Champlevé)、透光琺瑯 (plique-à-jour)這三種工藝為主。其中透光琺瑯工藝最為復雜也最美麗,它也被稱為“空窗琺瑯”,法語意為讓陽光透進來。
透光琺瑯工藝是在鏤空的金屬底胎表面,將琺瑯填入空窗空格之中燒制透明琺瑯類似于教堂里的玫瑰玻璃窗,最后呈現薄如蟬翼,在光線下透明似窗的效果。因為釉料沒有胎體可以依附,因此對于工匠要求極高,需要嫻熟的技藝和耐心。一件鏤空琺瑯的制作,通常需要長時間多次填釉反復燒制,失敗率也極高。
透光琺瑯因為是鏤空的胎體,所以也需要學員設計圖案,然后用鋸鋸出鏤空圖案。
這次學習琺瑯工藝的婷婷同學剛學完金工執摸工藝課程,正好派上用場了
▲老師示范鏤空位置填釉料技巧
▲第一次燒制,琺瑯釉料還未完全燒融
▲第N次燒制,釉料完全燒融,逐漸呈現玻璃質地
以上就是琺瑯的幾種常見工藝技法,m瑯工藝必須全手工制作,每個琺瑯工藝成品都需要經過多次的反復填色、燒制,琺瑯的燒制流程充滿了不確定性,期間一旦出現氣泡裂紋等瑕疵就面臨報廢,要重新開始。從填涂釉料時下筆是否準確,到燒制時對溫度和時間的掌握是否精準,都必須依靠琺瑯工藝制作者的豐厚經驗和精確技巧。
同類文章排行
-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 每次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都有一群悄悄堅持學習的人!
- 木紋金工藝課程|打破常規的獨特混搭金屬
- 琺瑯工藝|用色彩玩出新花樣
- 板繪設計|貔貅戒指
- 手工雕蠟-戒指制作
- 商業款翡翠福豆吊墜
- 滿滿的成就感|繞線工藝班-第三天
- 給女兒的小禮物|繞線工藝班-第二天
- 一根金屬線做一件首飾|繞線工藝班-第一天